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村落街道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乡村复兴之路:永续与共享

    信息发布者:精彩地球
    2016-12-25 21:21:12    来源:中国经济网   转载

      4月7日,由河南信阳新县联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、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、北京绿十字、中国扶贫基金会、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的“乡村复兴论坛”在新县西河湾举行,这是村里首次召开全国性乡村领域盛会。

      来自中、美、法、意、日等国知名学者、乡村设计师、政府基层官员、社会组织代表等各界人士600多人汇集魅力西河湾,以“永续与共享”为主题,分享乡村保护、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的典型做法与宝贵经验,探讨交流中国乡村复兴之路。

      在美国特拉华大学教授维马林·鲁吉查拉库教授看来,这次大会的三个关键词是:复兴、中国、乡村。中国乡村复兴暗示了文化空间互动回归生活的需要。每个乡村都需要自己的解决方案,恢复文化空间的活力。

    建设:乡建是重建一个社区

      何崴,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。很多人问何崴,为什么建筑师要参与乡村建设?在他看来,政策导向重视乡村、民间资本向乡村涌动、城市人思考回归乡村的可能、城市房地产的减速,都让建筑师开始寻找新的市场。

      何崴总结了乡建的几种模式:城市模式搬入乡村的转移型实践、大学学者的研究性实践、公共艺术事件的艺术创作型、建设上的软硬兼施型、基金会常见的资助型实践、小型事务所的情怀型实践。何崴认为我们不能用传统的思维模式对待乡村。他说,他在设计西河粮油博物馆时用油车调动人们消费的兴奋点;在松阳,何崴设计的“爷爷家青旅”是一个有趣的“房中房”,成为可以玩的空间吸引客源。何崴认为建筑师在建筑的同时也要考虑运营。乡建中,建筑师不是导师,而是合作者和学生,向传统、地域、工匠学习。他说:“乡建不是看图纸的建设,我主张50%看图纸,30%现场调整,20%留给当地人发挥,建筑师要带着思考和态度,为当地人设计,同时也要允许建筑被改动,尊重农民的选择。乡建不是建一座房子,是重建社区、信任和信心。”

      徐甜甜是DnA设计和建筑事务所主持建筑师,三年前参与了许世友将军纪念馆复建。在松阳,徐甜甜结合历史提出“田园松阳”,用空间表现桃花源的梦想。她不仅将设计结合自然地理条件,也吸取当地建筑语言,提出“云”酒店概念,希望通过茶园中间的云酒店把大大小小古村落联系起来形成系统,成为未来旅游观光重要集散点。在周围大大小小的乡村,徐甜甜也进行了一系列小规模的公共设施、文化设施设计。在平田村,徐甜甜改造的是村口条件最差的一组小房子,她希望这个之前养鸡养鸭的地方可以展示当地农耕文化,她改造的其他项目还包括红糖工厂、石仓村契约博物馆、竹林剧场。徐甜甜说:“乡村在建筑上一定要利用当地建筑材料,立足地域文化,我们建筑师要坚持这种自律,如果乡村问题得到改善,城市也会得到改善,我们在乡村更尊重地域文化,这对我们做城市项目时也是有益的。”

      保护:遗迹保护需要忠于历史

      弗朗索瓦·让诺,法国国家建筑师、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理事。他说,几年来他一直负责法国圣米希尔山地保护,修复修道院这个景点,保护周边的村庄环境,依据史料和考古学家一起修复,让它符合原本历史真实的面貌,由此也带来了更多游客。他引用雨果的话说:“古代历史遗产是我们的历史和社会的见证者,对它的保护修复就显示了我们文明的程度。”

      浙江省临安市旅游局局长帅建筑表示,乡村文化的传承需要各方力量的参与,离不开农民回归土地、专家学者的介入以及当地政府的支持。对传统古村落的保护、对乡村文化遗产的挖掘,对于乡村文化的坚守,都是实现乡村建设的路径。供给侧改革的提出,要求我们要改变依靠数量增长实现来速度增长的做法,要从追求面积的扩大转到文化深层的延伸,以实现具有人文化的旅游休闲模式。

      在帅建筑看来,乡宿是乡村建设中最具特色的。乡宿分为乡宿村落、乡宿部落、乡宿院落三种类型,其中,指南村代表了乡宿村落,该村“红叶指南”的设计秉承了指南村得天独厚的红叶古韵、高山氧吧等优势,顺应生态文明、回归自然的生态理念,整合指南村的自然和人文资源,通过乡村再生打造了集“生态农业、旅游与创意产业为一体”的生态创意型示范村。太阳公社代表的是乡宿部落,在这里农业是基础,城市居民可以来这里体验农耕文化、亲近自然,这样,农民的生活不仅得到了保证,而且能够以传统的方式来耕种自己热爱的土地,生产出优质的农产品。他表示,农村干部要发挥力量,农民是乡村建设的主体,当农民重新审视、思考自己的家乡,才能够改变乡村的面貌。

      发展:多元路径 因地制宜

      河南省信阳市新县县长吕旅在发言中说,新县是革命老区,为革命做出巨大贡献,早日脱贫是老区人民的愿望,也是政府的责任和担当。三年前新县政府和北京绿十字、中国扶贫基金会发起了“英雄梦·新县梦”规划设计公益行,如今得到规划的乡村都焕发新的面貌。吕旅说,保护和开发并不矛盾,要尊重历史风貌,尊重自然生态,同时尊重村民意愿,真正的主角是群众。乡村复兴的硬环境是打造乡村颜值,软实力是提高内在气质,乡村打造要做到干净、洁净、纯净。同时,吕旅建议,乡村复兴发展路径一定是多元的,规划建设、产业发展、资本运作都要多元化,保证人民的利益。

      杭州师范大学教授德村志成认为,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角应该是村民,他们是接待者、指导者、文化传承者,外来人是配角,原住民的一切都应得到外来人的尊重,外来者提供先进理念,原住民维护乡村美景,获得二者的和谐。“如果不能让人慢下来,那这个乡村旅游产品就失败了。”德村教授说。民宿就是一个好的途径,因为民宿必须和当地人文、景观结合,能够体验当地风情,“民”就是百姓,“宿”就是归宿,关键是在“心”,给旅游者归宿感。

      他认为,乡村原真性的维护对象是传统建筑风格和传统民宿风情,人文结构、自然结构都不容破坏。他呼吁重视经营战略和服务战略,“旅游的发展不是要让游客满意,而是让游客感动地回家,这样他们就会回忆、回味、回头。”德村志成说。

      陈长春,远方网总编、北京延庆山楂小院项目负责人,他亲眼见证了西河村巨大的变化,他认为一个地方没有运营,再漂亮也没有办法持续生存。

      乡村的运营到底怎么做?陈长春分享了自己运作的几个案例:蒲洼梯田酒店、“山里寒舍”和“隐居乡里·山楂小院”。

      在商业模式上,陈长春的团队负责进行设计、培训、管理、营销;业主负责房子和维修;管家是当地农民进行承包负责接待;村集体合作社负责秩序、环卫、保障、应急。“不考虑商业的乡建只是一群设计的狂欢。”陈长春说,“商业是乡村建设的命脉和血液,要把乡村变成可以消费的商品。城市人需要精神上的乡村,农村人需要物质上的乡村。在设计商业模型时,我们要让每一个人有利可图,而不是唯利是图。乡村是一场关于真、善、美的生意,下乡谋生乡村能改变你,也能改变农民,以谋生的姿态进入乡村,既可以成就自己,可以成就父老乡亲。”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